首页 > 人大工作 > 人大会议 > 人民代表大会 > 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专题报道专页 > 代表审议
听民声 聚民意 知民情 解民忧

两会朋友圈打通官方民间、线上线下两端舆论场,凝聚社会共识,为佛山发展积蓄力量

日期:2016-05-03
浏览字号:

W020160503416153006465.jpg

一个问题,一条微信,一个微信群,同时引起40位代表、委员的共同关注。市民代表@香没有料到,她反映的“残疾人养老问题”,能迅速引起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

五天来,佛山日报发起的“两会朋友圈”,成为今年佛山市两会的一道风景。交通、养老、环保等多个接地气的民生议题,从线上走到线下,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网聚“两会朋友圈”,听民声聚民意知民情解民忧,这是“网络议政”“网络走群众路线”鲜活的实践。

2016年佛山两会落下帷幕,但“两会朋友圈”内,诸多民生议题仍在探讨、碰撞。

 

“指尖上的两会”

这是发现、观察、思考城市的窗口。“两会朋友圈”成为一个了解民意、征求意见的新“利器”。

“城市垃圾也有很多可再生能源,可以先对我市小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研,试行小区垃圾分类行动计划,逐步铺开。”“部门都说管理难,各位代表、委员对治理狗患怎么看?”“能否讨论一下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

今年佛山两会前,佛山日报组建的“两会朋友圈”,为市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搭建线上线下的即时交流平台。分享“烦恼事”,为民生问题齐出主意,两会朋友圈连日来形成了百人畅议民生话题的盛况。

“两会朋友圈”讨论的话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从医院路段治堵、BRT模式到汽车站搬迁等,从居家养老、残疾人养老到养老产业发展,从大气污染、河涌黑臭到垃圾分类等话题,市民和代表委员广泛讨论,建言献策。

这些关注点,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所体现。“启动一环西拓工程”、“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研究BRT模式”等多项工作都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而“大力整治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机动车尾气污染及扬尘污染,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开展内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计划,抓好广佛跨界流域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建成区主干河涌基本消除黑臭”等也是今年工作安排。

这些散落在人海里的呼声通过“两会朋友圈”打捞,代表委员把民间和网络的声音带到“两会殿堂”。南海西樵48岁的阿香和60多岁的丈夫均为残疾人,一家四口仅靠丈夫2000多元社保费维持开销。市民代表@香将自身经历在两会朋友圈中反映,随即引起群内代表委员关注。市政协委员敖斌在向她了解情况后,计划深入调查。“两会朋友圈可以让百姓了解更多身边的事,反映意见也方便很多。”市民代表@香向记者说。

“居家养老”话题频频刷屏,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田园积极回应:“居家养老服务尤为重要,如何在社区做好饮食、医疗、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应该考虑和规划的。禅城、南海的一些社区这方面已初见成效了。”

市民代表@盆认为,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市民反映一个小问题,就能引起代表委员的大讨论,最终形成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再通过媒体的报道,从而推动问题解决。

W020160503416153378780.jpg

 

“网络议政”的鲜活实践

“谭委员即席发言关注地名的文化传承。”在周三下午的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小霞在“两会朋友圈”里晒出现场情况,获得多名市民代表和代表委员点赞。随后,市人大代表王学堂也发出今年的建议,扩大女厕位比例解决女性如厕难问题。当晚,市民代表和代表委员又在线上积极发言,讨论道路堵塞的解决方案。

市政协委员周惠娜看到多位市民代表反映的情况后,今年继续提交改善交通的提案。“我会认真吸纳大家的建议或意见,完善交通提案。”在《关于合理规划、综合治理、还路于民的建议》,周惠娜建议科学调整一些医院、学校等机构的出入口。

诸多民生议题在“两会朋友圈”探讨、碰撞,市民畅通了表达渠道,代表委员贴近了地气,打通官方民间、会场内外两端舆论场,更广泛、更深入地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社会忧虑、凝聚社会共识,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积蓄磅礴力量。

在这个100人的“两会朋友圈”里,代表委员的比例占了近一半。在线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打破组别进行互动。“只要‘微’一下,大家一起讨论,既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拉近市民和代表委员之间的距离,简单方便又实用。”市人大代表王学堂认为,这是个互联网时代沟通民意的与时俱进方式,代表委员和市民代表成了朋友,共同构筑一个建言献策的圈子。

 “两会朋友圈”开通五天,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谭伟亮就在圈内收获了不少粉丝。他认为,“两会朋友圈汇集了代表、委员、市民和媒体朋友,说出的话有回应,还有传播者,这个过程就产生了互动,搭建两会朋友圈这一方式挺好的。”

谭伟亮点赞“两会朋友圈”这一线上平台,“两会朋友圈群一建立,就像磁场一样,牢牢吸引住了大家,在这里不仅可以畅所欲言,反映社情民意、群众心声,还能在碰撞中找到参政议政的新灵感。”

W020160503416160805950.jpg

 

不落幕的“两会朋友圈”

29日傍晚,市民代表@diana 在圈内向代表委员反映公交车乘客的不文明现象,得到市政协委员龚悦的迅速回应:“公交车上放一个备用痰盂。”

佛山两会29日落下帷幕,但“两会朋友圈”内讨论气氛不减。

“两会朋友圈”让两会的过程更“接地气”,广泛收集民意的方式令信息更加全面、多元,也让市民、代表和委员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高效,为参政议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空闲时就可以聊,比如晚上我从市政府走路回家,大概用了40分钟,一边走路,一边跟圈里朋友讨论交通拥堵问题。”谭伟亮认为,“两会朋友圈”具有时间开放性特点,打破了时空限制。王学堂也表示,许多市民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启发了思维,对代表委员更好履职提供了有益帮助,“例如城市养狗问题,我以后会认真思索、调研”。

谭伟亮建议,明年“两会朋友圈”可以提前开,这样就可以广泛收集民意,有足够时间针对相关话题去做调研,而且入圈的人群还可以再拓宽,将社会各层面人士都纳入进去,比如社会特殊群体、农民、工人、学生等。

佛山日报通过搭建“佛山两会朋友圈”这一线上舆论场,用新媒体的方式走群众路线,让代表委员更好建言献策。“感谢佛山日报开通这种互联网问政平台,创新形式搭建桥梁,方便代表听民声、聚民智,更好地履职。”29日,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建华通过记者手机在佛山两会朋友圈中留言,让参与者备受鼓舞。“在两会期间,这个平台也及时地报道了市人代会的工作,为你们点赞。”杨建华指出,“佛山两会朋友圈”这种形式很新颖也很活泼,运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来搭建代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民意的无缝对接,是一个很好的意见建议收集平台甚至是解决渠道。

市政协主席杨晓光认为,“佛山两会朋友圈”能把委员、媒体和市民都联系起来,大家围绕不同的话题进行讨论,同时又通过主流媒体把市民的问题,把代表委员的建议报道出来,这种做法很高明。“这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了解民意、发挥民智的有效渠道和方法。”


来源:市人大办 作者:岑雪莹、王轲、梁建荣 图/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