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强民主法治立新功 走监督新路谋实效

佛山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回眸

日期:2024-04-28 14:45:49
浏览字号:

 

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也是佛山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五年的春华秋实。

制定地方性法规4部,备案审查189件规范性文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9项,对13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调研,开展专项调研88项,对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25项,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49人次,免职162人次……

这组数据从侧面展现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丰硕成果。五年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政治坚定明方向、依法履职促发展、依托代表激活力、加强学习提能力,不断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和完善发展,助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我代表市委,对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表达了谢意。他充分肯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称佛山人大的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市人大五年工作亮点


法治工作

地方立法

制定地方性法规4部,位居全省新获地方立法权城市第一位;制定《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立项办法》等10项立法工作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立法工作制度体系;

 

执法检查与调研

开展国家城乡规划法、预算法、土地管理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广东省华侨保护条例、广东省信访条例的执法检查与调研;

 

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

听取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对实施行政处罚法情况、公安交通管理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监督;听取和审议市中级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报告、诉调对接工作报告、法院执行工作报告,以及市检察院镇街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报告、“两法”衔接工作报告等,支持市“两院”开展司法改革。

 

 

监督工作

创新财政预算监督

运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和审查,对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率先对市级预算实施全过程在线监督;


重点监督治水治气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内河涌整治情况报告,监督和支持市政府制定“一河一策”方案,落实“河长制”,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广佛跨界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第三方评估;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监督

组织交通方面监督活动18项,占监督活动总数的10.6%。专题调研公交场站规划建设和交通道路枢纽站规划落实、禅桂新路网建设、慢行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和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等情况;


重视医疗卫生监督

监督妇女儿童医院建设用地落实、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监督医养结合情况。


监督“三农”工作

首次就加强“三农”工作监督作出《关于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决议》。

 

 

代表工作

建立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在全市各区、镇(街)建设331个代表联络站;

 

提升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成效

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立法意见征询等活动285场共3380人次,举办代表培训班15期,培训代表1860人次;

 

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

市人大代表共提出563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由承办单位答复代表。

 

 

自身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124项,编印5本调研报告汇编共63万字;

 

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

受理群众来信1369件,接待群众来访649件1167人,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


基层人大建设

各区人大常委会配备专职主任,各镇(街道)人大配备专职主席(主任)



 

 

佛山立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2016年12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9楼会议厅响起热烈的掌声,以此祝贺《佛山市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通过。

这是佛山获得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后通过的第四部法规,不管在立法数量还是在立法质量上,佛山都位居全省新获立法权城市的首位。

2015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获得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佛山12年的不懈呼吁终于成为现实。面对这一新的重担,市人大常委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心锻造佛山特色立法,推进法治佛山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全省地级市中最早设立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最早成立立法专家顾问咨询组,立法准备工作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能力评估组的高度肯定。

在市委领导下,探索建立了人大主导、政府为主渠道、公众广泛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制定了《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立项办法》等10项立法工作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立法工作制度体系。完善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专家咨询论证、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与反馈机制。修改完善了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加强对政府规章的前期审查、论证以及报备审查工作,确保政府规章的合法性。

充分的制度保障,让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法结合佛山实际,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结合,佛山特色鲜明。经过深入开展立法项目大调研,委托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开展“互联网+”新媒体线上投票,首批立法项目出炉。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了全市立法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立法工作任务。

如今,经过科学论证,近一年多来,我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已达4部:《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佛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佛山市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



预算监督经验上了新闻联播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力。监督中,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将民生工作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促进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围绕民生工作开展各种监督活动120次,占监督活动总数的70.6%。生态文明建设、交通管理提升、医疗教育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加强“三农”工作等关系民生的大事都成为人大监督的重点课题。

其中,如何让政府花钱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市人大常委会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思维,开展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工作,走出了自己的路子。2016年12月13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0家中央主要媒体采访团到访佛山,央媒交口称赞:“来到佛山眼前一亮,原来人大预算监督还可以这样做。”

半个月后,央视新闻联播推出报道《让“花钱”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佛山市人大代表吴培英通过佛山市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监督财政预算支出上了新闻联播。

其实,佛山市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的前身早在2005年就已经启用,市人大常委会对其重建后,于2016年初上线运行。改版后,该系统拥有预算审查、预算执行、预测分析、项目监控、预警防控、资料查询及拓展等七大功能,横向覆盖77个市本级预算部门,纵向实现全市、五区和试点镇的联网。人大对政府预算支出的监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转变。也向人大代表揭开了政府预算“神秘的面纱”。

为监督促进政府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民生,自2013年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采取“一对一”问答形式,对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询问。2016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级部门预算执行通报会,把市级77个单位预算执行率从高到低排序。

这些监督举措大大增强了我市各级预算单位负责人的法治意识、绩效意识,明显提升了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率为94.5%,比上年大幅提升,也比省的考核高出3.5个百分点。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有力监督

 

过去五年,佛山的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0亿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8.5%左右;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9%,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五年的奋进为佛山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市人大常委会也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佛山改革发展提质增效。梳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的成绩单,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对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的监督。曾连续三年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城市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推进以城市升级引领城市发展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连续三年对佛山西站及其配套项目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推进市政府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加快佛山西站及其配套项目建设。

同时,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佛科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等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均是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视察的关注重点。佛山掀起“创文”热潮之时,常委会还组织人大代表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助力城市文明程度提升。

民生方面,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推进市政府将学前教育确定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5年来,我市从无到有,迅速建立健全了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6年,我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超过65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5%以上。此外,连续三年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和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开展检查,推进市政府加快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和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人大常委会还针对代表和市民反映热烈的问题,围绕特殊教育发展、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物业管理和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改革情况等开展调研监督,推动佛山出台了《佛山市城镇新建住宅区配建教育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制度政策,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



代表联络站延伸至镇街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为发挥代表作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履行代表职责搭建平台、做好服务、提供保障,使人大代表履职有更充足的底气。

一方面,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不断完善常委会联系代表工作。根据修订的《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代表大会代表办法》,每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5名人大代表。

另一方面,制定《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暂行办法》《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考核暂行办法》《佛山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暂行办法》,依法规范和鼓励代表定期联系群众以及依法履行代表职务的行为。如今,佛山全市各区、镇(街)已经建设起331个代表联络站,定期都有人大代表到联络站接待群众来访。

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系”机制的践行过程中,一个个民情变成了一份份代表议案、建议。

除了注重鼓励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建言献策,市人大常委会同时注重提升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成效。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研、视察等活动,开展代表专业小组活动,激发代表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履职,引导代表关注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立法意见征询等活动共285场3300人次。举办代表培训班15期,培训代表1860人次。通过建设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基层省人大代表与省人大常委会在线交流平台,我市还实现了各级人大代表对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远程参与和实时互动。

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让代表意见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在市人大常委会的不断推动下,市政府不断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工作制度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领办重点议案机制。

数据显示,五年来,市人大代表共提出563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由承办单位答复代表。办理中,100%承办单位都建立起沟通制度,100%建议在答复前经过沟通。

 

 

 

 

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全部得到答复

近四成已解决近六成办理中

 

1月5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佛山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35件(其中议案转建议54件,以下统称建议),交由政府系统主办130件,已按照办理时限100%办理答复。其中,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占总数的39.23%,58.46%的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解决计划。

在重点督办建议中,市长朱伟督办的《关于保基本、强基层,努力提高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议案》经持续办理落实成效明显,今年全市已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关于加强污水收集与处理,改善佛山水环境质量的议案》经重点督办,全市截污管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污水管网设施规范化管理,相关办理部门积极配合市人大地方立法,目前已完成《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征询意见。

经过对《关于加快我市儿童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增加我市儿童医疗服务供给的议案》的深入办理,市政府把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佛山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中。

 

 



记    者:黄碧云

通 讯 员:覃  剑

责任编辑:徐丽清


来源:市人大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