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大”:既要问题码上见,也要平台马上办

来源:佛山日报发布时间:2022-08-03 09:17:43字号: 分享至:

  此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凸显了人大代表联络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载体,是代表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更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用好用活人大代表联络站,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群众认可度高、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反映民生的重要窗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平台,在群众与政府之间发挥好连心桥、同心结的积极作用。

  目前,佛山拥有55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89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基本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且每个站均达到“六有”标准。在2018年至2021年连续开展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期间,五级人大代表混编进站9000多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00多件。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发展的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照省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要求以及“数字人大”的推进要求,当前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仍有不少改进和提升空间。

  其一,不少人大代表联络站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加快创建有问题“码上见”、平台“马上办”的数字化人大代表联络站非常迫切。只有畅通全天候、常态化反映问题渠道,才能构筑履职平台布局网格化、进站履职常态化、聚智汇力联动化、解决问题长效化,实现联系沟通全天候,履职服务零距离,切实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群众与代表、群众与党和国家机关之间的一座“连心桥”。

  其二,停留在“六有”标准建设。“六有”(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是2013年建站的定位标准,时隔9年若还是以其为“标配”,显然是不够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必须从“标准化”向“规范化”提升、再从“规范化”向“制度化”转变、从“常态化”向“长效化”发展、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打造集宣传点、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智慧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干群一体、上下同心。

  此外,部分人大代表联络站还存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功能定位不清晰、软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名称标识不统一、日常规范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数字时代谁先拥抱新技术,谁就赢得发展先机。当前,许多省份、城市正利用新技术加快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客观上也推动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高质量发展。比如,2021年浙江省人大率先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后,宁波鄞州人大以“码上见”数字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结合,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场景打造、数据整合、流程再造、制度重构。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依托“码上见”数字平台,在不同地理空间,以扫码为入口,通过视频连麦、留言互动等方式,线上线下参加代表接待活动。这种“联在云里”“参在掌心”“议在指尖”“赢在数据”“聚在平台”的履职方式,也是对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当然,推动“数字人大”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为追求“潮流”而忽视实用性与可行性。同省不互通、同市不互联,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匹配,各敲各锣、各唱各调的“数字人大”必定不为人民群众所青睐。因此,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谋划、同步推进,构建有问题“码上见”、平台“马上办”、联系“零距离”、服务“全天候”的网格化体系,让基层民主能在互联时代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理。


作者:覃剑

编辑:李纪展

版权所有: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邮箱:fsrdxck@126.com(非信访途径)

粤ICP备05029486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258号

"佛山人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