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大工作>人大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佛山市第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代表风采

要有“烟火气”“年轻态”,代表委员热议激活“十大传统文化”

时间:2024-01-26 11:14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字体: 分享:

  近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要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激活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忠义文化等“十大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在2024年佛山两会召开前夕,1月25日,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2024佛山两会热线》特别节目,围绕“激活佛山‘十大传统文化’,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这个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并通过“两会热线”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两会热线”节目现场。

要“激活”,先做“保护”,再谈“传承和创新”

  一提到传统文化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是“保护”的议题。

  “睇粤曲、打功夫,是我童年和家人一起的开心回忆。但是受到时代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已经被弱化和冲淡。”市人大代表、高明区体育场馆中心副主任严剑锴首先提到,虽然近年来佛山相关部门都有出台系列政策保护传统文化,但是仅限于政策层面,执行力度还不够,还需要配套出台更多引导和扶持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

  严剑锴建议,可以结合文旅宣传、节庆时点,将“十大传统文化”演化成“十大新民俗”,邀请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在这些主题活动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多维度展示,从而在保护和传承中带动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undefined

功夫电影新生代培育计划海选选拔赛。/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市政协委员、禅城区和合大乘陶艺工作室总监、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潘超安也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不能“激活”自身的光彩,这个城市就像没有“灵魂”一样。他认为,时代要焕发生机,地方要突出特色,先要打造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杆。

  潘超安留意到,目前石湾片区正着力打造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希望重新激活“陶艺文化”。他建议,积极调动文旅部门、文联及相关协会,多组织宣传和展览活动,增加对外曝光度;同时,可以打造一档专属“美陶湾”的节目,推广“美陶湾”的建设点滴、街区暖心故事,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还可以打造“美陶湾”雕塑,构建城市新地标、网红打卡点,让“陶艺文化”更出圈。


undefined

市民参观陶艺展。/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节目期间,通过“两会热线”电话参与节目的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莹也认为,“生产性保护”是推动地方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这个阶段,“生产”是手段,“保护”是重点。

  当前,在“保护”后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呢?彭莹指出,目前国内各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发展的普遍模式主要有三种:“文化IP+再创作+发行推广”、“文化核心资源+产业链横向扩展”、“文化要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结合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建议重点从五个路径方向进行探索——探索“传承人+生产性保护基地+X”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与文化活动提升传统文化的品牌传播、加强核心技艺知识产权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大力发展传统文化项目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南方影视中心电影产业基地,推动佛山传统武术影视产业发展、构建“1+N”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域旅游的立体式发展。


undefined

2023年盐步龙狮大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摄

  “我认为,佛山可以在激活‘十大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关注如何激活佛山的‘十大传统历史建筑’。”市人大代表、佛山市顺德博物馆馆员舒翔关注到,始建于明代、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顺德清晖园博物馆,在2023年的进馆人次已经超过200万,直逼祖庙博物馆,在全省博物馆排名前十。他认为,随着博物馆游客的不断增加,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更要系统做好场馆的保护修缮、功能活化和价值传承。同时,更要重新思考如何通过特色馆藏、多样化的展示形式,更好地对外展示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赋予传统文化、传统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

要“激活”,就要贴近生活、跟上年轻人步伐

  传统文化既要有“文化味”,也要有“烟火气”,呈现“年轻态”,才能持续被“激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俭波通过“两会热线”电话参与节目时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还是要有“旧瓶装新酒”的思路和视野,用生活化的表达方式贴近人民群众、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来讲好传统文化故事。比如唱词和艺术表演方式以“大白话”“家常话”来表达输出,以及可以尝试用网络语言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AR影像等,联合短视频软件,多方位、全过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再生产。还要加强佛山本土传统文化与国内其他省市地区、世界上其他友好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推动佛山传统文化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被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所知晓和了解。

  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佛山本土设计师周掌柜也认为,传统文化一定要走近、走进现代人生活,才能更好地“活”下来,“传”开去。他建议,通过打造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IP形象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比如可以将不同的佛山“美食文化”做成动漫公仔,在粤菜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主题打卡点进行展示和宣传。同时可以做一些形式上的创新,比如将传统文化的个性化形象制作成利是封、冰箱贴、手机架等更容易在生活场景推广的产品,让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市民接受和喜爱。

  市政协委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况更为关注佛山“粤剧文化”发展。他也认为,传统文艺创作应该跟上时代潮流,紧贴社会热点。他正着手准备一份关于“原创粤剧粤曲创作”的建议,希望号召佛山更多的曲艺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一代,一起参与原创粤剧粤曲的创作和赏析,将佛山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名片发扬光大。


记者:梁韵诗、温秋奋、宋世伟

编辑:周怡淳

版权所有: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邮箱:fsrdxck@126.com(非信访途径)

粤ICP备05029486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258号

"佛山人大"

微信公众号